回憶起以前iphone5開始,大部分手機廠商都將金屬應用到了手機機身上,獨特的質感,耐摔又輕薄,但是從iphone8開始,蘋果牽頭各大手機廠商又回到了玻璃陶瓷機身,雖然也很美觀耐磨,但是又重又易碎,可是為什么各大廠商紛紛跟隨呢?
其根本的原因是手機的無孔化進程,手機上最大的兩個孔:一個是耳機孔,一個就是充電孔。想要取消這兩個孔,目前主流的解決方案分別是藍牙耳機和無線充電。藍牙耳機容易解決,而無線充電則跟手機機身有非常大的關系了。
1. 金屬會屏蔽電磁波
無線充電是通過電磁波傳遞能量的,而金屬一個大的缺點是“出色的電磁屏蔽性”。倘若手機使用金屬后蓋,勢必會影響到無線充電的正常工作,無線充電功能也就失去了意義。
2. 金屬導熱性強,具有安全隱患
無線充電器在工作時會有部分能量損耗轉化為熱能,而金屬的導熱性強,若充電時手機溫度過高,后果不堪設想。所以現在市面上的無線充電器都會有FOD異物檢測功能,當手機和無線充電器之間夾有金屬異物,無線充電器會感知到并斷電,防止金屬異物過熱。
相比金屬,玻璃材質導熱性也弱于金屬。更重要的是,玻璃也不會像金屬那樣具備電磁屏蔽特性,從手機功能方面來考量,使用玻璃機身不用犧牲 NFC 和無線充電功能。這些先天優(yōu)勢就讓玻璃后蓋就成為了手機的較佳選擇。
玻璃機身已成為手機的主流選擇,無線充電功能也正成為旗艦機的標配。在這個趨勢下,公共場景的無線充電鋪設正積極的進行中,據了解和頤酒店、海底撈等酒店家具行業(yè)大佬已經率先與盛世無線科技展開合作,將遠距離無線充電方案用于桌面升級,相信無線充電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建設也將反推無線充電發(fā)射端對于此功能的重視。
標簽:手機充電器外殼裂縫